思维反刍的概念和测量量表-问卷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思维反刍的概念, 并且后文附有测量量表和计分方法。

日常生活中,在遭遇诸如学习成绩不理想,工作生活受挫,恋爱受挫等负面生活事件之后,许多人久久不能摆脱此类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并且会不断地想“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或者不停产生“我好绝望”,“我很伤心”等类似的想法,这些想法在脑海中反复盘旋,挥之不去,与一些动物的反刍咀嚼生理行为类似,此类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思维反刍。

1.1思维反刍的概念

思维反刍的概念在比较早期的文献中被提出的定义是持续、循环的抑郁想法,是狂躁症和抑郁症的主要特点(Rippere1977)。Hoeksema S.N. (1987)最先对反刍进行了相对系统研究,她基于前人对于抑郁症的研究提出了反应风格理论(Response Style Theory,RST),将反刍定义为关注于个体的抑郁症状或潜在原因的行为和想法,却并没有采取行动减轻抑郁症状。RST理论主要区分了两种反应风格:沉思和分心,它认为沉思的反应风格延长了抑郁情绪,而分心的反应风格则减少了抑郁情绪,并且应该存在某种特殊的机制使得沉思和分心影响抑郁情绪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在RST理论之后,关于思维反刍的研究层出不穷,至今关于思维反刍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Wells和Matthews(1994,1996)认为思维反刍是对于现实和理想状态差距的反应,包含了注意、认知调节、情绪调节策略的信念以及与不同的认知层面的认知过程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思维反刍的定义,展现了思维反刍的多个层面,包含了认知和行为的倾向。Martin和Tesser(1996)认为思维反刍不是对于某种情绪状态的反馈,而是对于想要实现的目标并未实现的一种反应,是由失败的经验引发的,并且即便没有当下的失败经验或者是感知到的失败经验,这种反刍依然会发生,是一种暂时性的状态。与此同时,他们还将思维反刍分为两种类别即正常性思维反刍和病理性思维反刍,其中正常性思维反刍是有益于个人目标实现的适应性反应风格状态,病理性思维反刍则是会产生消极情绪妨碍目标实现的适应不良的反应风格状态。

Conway(2000)等将思维反刍定义为对悲伤以及与悲伤相关的外部环境的反复思考,认为思维反刍是一种人格特质,表现为持续以消极的方式思考痛苦及其情境,沉浸在消极情绪中无法自拔,不与外界有任何人际交往,也没有任何积极的行为,逐渐习惯用这种反刍方式来应对出现的消极事件。

1.2思维反刍的主要理论及机制

1.2.1 反应风格理论 (Responses Styles Theory, RST)

Hoeksema S.N.提出的反应风格理论是目前在思维反刍研究中最受到广泛接受的理论。反应风格理论主要阐述了个体抑郁时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反应风格——抑郁反刍和思维转移。抑郁反刍主要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一些事情后反复关注事件消极方面和消极的情绪;思维转移主要指个体从消极情绪中转移出来,有意识地将注意从关注抑郁情绪和可能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结果上转移到积极或者中性的活动上来。Hoeksema S.N.认为思维转移的反应风格可以很好地缓解消极情绪,从长期来看,转移是一种更加适应性的应对方式。同时,她认为在面对具有压力的事件时,个体所采取的不同的反应方式肯定会影响抑郁情绪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所以,思维反刍的反应风格使消极情绪长期存在,并且干扰真正问题的解决,是抑郁症状产生和复发的重要原因。但是,反应风格理论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RST理论没有阐明思维反刍是如何与注意或者元认知等认知过程、生理过程所互相产生作用的。

1.2.2 压力反应模型 (Stress-Reactive Rumination)
压力反应模型主要反应了个体在面对消极事件或者消极环境时产生的特定的思维反刍倾向。关于思维反刍倾向,有关专家学者们主要将其分为三个维度:消极归因、无望认知、积极应对加以研究。Robinson与Alloy作为压力反应模型的代表人物,编制了与之对应的量表来测量思维反刍,如消极归因量表、无望认知量表等。但是,同时Smith和Alloy也指出压力反应模型并不完善,涉及的内容太过于片面,考虑的因素也不够全面,太过单一,因为压力反应模型只把与压力相关的消极事件考虑在了思维反刍的内容中,而没有让自我轻视或者自我否定这类与自我相关的因素涉猎其中。

1.2.3 目标进展理论 (Goal-Progress Theory)
日常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发生常常会使个体固有的对内在世界和外在环境的认知产生巨大的转变,尤其是一些消极事件,当个体沉浸其中悲伤情绪反复出现时,便会出现思维反刍的现象。当前研究中,关于思维反刍产生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最具有影响力的是以Martin和Tesser为代表的目标进程理论。目标进程理论认为个体没有达到他们自己既定的预期目标是产生思维反刍的主要原因,个体的既定的预期目标因为缺少特定的环境满足,而使个体不断的重复产生相应的想法,也就是思维反刍是由于个体的目标和现实情况的差距导致的。他们认为每个人一生中会有许多想要追求的目标,个体通常会通过先实现低层次的目标进而来实现高层次的目标。但是,有些目标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暂时无法实现而被舍弃,当前的目标和被舍弃的目标之间的重要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果当前的目标不是很重要,个体一般会主动的思考已经被舍弃的目标,不断的在大脑中把当前的目标和被舍弃的目标进行相互对比,反复思索,这样就呈现出了思维反刍的过程和现象。
基于目标进展理论,Martin和Tesser对思维反刍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也就是个体受到挫折的目标越重要,就越容易出现思维反刍的现象,这与个体受到的压力的大小无关。当个体受到威胁的目标越重要,在脑海中反复出现的想法就越多,个体就越容易知觉到与这个重要目标相关的动机和情绪,则越容易唤起其对重要目标的注意力,则会更加专注于该重要目标。
Wanke和Schmid(1996)认为当个体对于既定目标未能达成这一事实产生无法控制的感觉的时候,也就是一些事件本身与个体的目标设想之间发生了矛盾,思维反刍更加容易出现。基于目标进展理论,研究提出了改变思维反刍的机制:转移,目标脱离和目标达成。

1.2.4 悲伤反刍模型(Rumination on Sadness)

悲伤反刍模型研究的代表人物是Conway等人,基于悲伤反刍模型,将思维反刍定义为个体对于曾经发生的悲伤事件长时间的处于消极的情绪中并且持续的思考这种消极情绪或者悲伤事件,同时,相关研究的学者认为思维反刍具有和消极情绪息息相关,不利于既定目标的完成、无法进行正常人际社交这些特点。

1.3思维反刍的测量

研究思维反刍的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为了在定性和定量的基础上对思维反刍进行研究,编制了丰富多样的关于思维反刍的量表,便于揭示思维反刍的概念、理论还有产生机制。目前,国内外对思维反刍的测量,统一使用Hoeksema S.N.于1991年编制的思维反刍量表(RRS)。之后,该量表经过我国学者韩秀和杨宏飞(2009)重新修订,形成中文版的思维反刍量表。该量表共 22 个条目,采用 4 点计分的方式,包括症状反刍、强迫思考和反省深思三个维度。

1.4思维反刍的相关研究

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之中,思维反刍的心理学研究起步相对较晚,2005年于上海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所出版的论文集上,首次出现关于思维反刍的相关研究文献。我国心理学学者甘怡群和沈秀琼于2005年首次将思维反刍的国外相关量表引入中国,修订了 Nolen-Hoeksema的反应风格量表,并且采用一百余名被试进行初测,然后访问调查了近三百名被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成了中国RRS问卷的常模。整体而言,2010年之前,心理学领域关于思维反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认知心理学层面,一般是通过设计实验,测量思维反刍的认知神经机制,或者与注意、记忆等认知方面变量的相关关系。2010年之前,比较吸引人注意的研究是,2008年中国四川省汶川大地震之后,关于灾后各方人士心理重建的问题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众多心理学研究者将目光投注于灾后民众的思维反刍与应激事件的关系领域,我国学者胡俏与邵日新在震后30天之后,来到灾区,对汶川县及周围的部分灾民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查,使用了思维反刍相关的量表。研究显示出,社会支持与思维反刍对焦虑有相关显著,表示社会支持能够有效地中介思维反刍与焦虑的关系,所以,心理学者认为可以采用社会支持的手段在汶川地震发生的初期,对各方受灾人士的应激心理进行预防和干预。

之后,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伍新春等人针对汶川地震的各方受灾群众进行了追踪调查,为了得到更加详尽有效的研究结果,主要将汶川地震后245名中学生作为被试,他们采用了思维反刍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问卷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分别于灾后三年半、四年半和五年半三个时间点进行了连续性的长期研究,通过这种综合测量发现,个体创伤后应激障碍对个体主动进行思维反刍存在跨时间点的正向预测作用。我国国内关于思维反刍的研究于2010 年之后,就将重点转向了儿童和青少年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思维反刍与各种心理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

在国外研究领域中,关于思维反刍的研究发展较快,研究领域比较深入,研究方面比较多样。美国心理学Watkins在2012年通过对抑郁症的深入治疗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行为治疗理论的思维反刍干预方法,即焦点思维反刍认知行为疗法(Rumination-Focus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RFCBT),主要包括应用功能性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指导性意象(directed imagery)和行为实验来辅助个体分辨和重新思考思维反刍的具体内容,从而对个体脑海中的消极记忆进行再次创造,将无效的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为更加有效的具象思维模式。之后,另一位心理学研究者Cook深入开发了网络版本的焦点思维反刍认知行为疗法(Internet-based RFCBT),并且运用于抑郁症群体的治疗之中。

思维反刍量表(RRS)

请想象你在郁闷的时候,会想或会做的一些事, 数字1,2,3,4分别表示:从不,有时,经常,总是。

1、想到自己是如何的孤单    1    2    3    4
2、想到“我感觉糟糕,肯定难以完成今天的任务”    1    2    3    4
3、回想自己的疲惫、疼痛的感觉    1    2    3    4
4、考虑到很难集中注意力    1    2    3    4
5、我究竟做了什么要遭如此报应    1    2    3    4
6、感到自己是多么消极和颓废    1    2    3    4
7、分析新近发生的事情试图找到心情沮丧的原因    1    2    3    4
8、考虑到自己似乎对任何事情都没有感觉了    1    2    3    4
9、想到“我为什么不能开始行动!”    1    2    3    4
10、想到“我为什么总是有这种反应”    1    2    3    4
11、一个人走开,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1    2    3    4
12、记录你自己的想法并做分析    1    2    3    4
13、回想新近的情境,希望情形已经好转    1    2    3    4
14、想到"为什么我有这样问题而别人没有?”    1    2    3    4
15、想到“我为什么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    1    2    3    4
16、回想自己是多么的忧伤    1    2    3    4
17、回想自己所有的失败、缺点、过错和过失    1    2    3    4
18、回想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    1    2    3    4
19、分析自己的性格试图找到沮丧的原因    1    2    3    4
20、独自去某个地方考虑自己的感受    1    2    3    4
21、想到你自己就感到愤怒    1    2    3    4

思维反刍量表(RRS)计分方式